杨生,男,1987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鹤庆一个白银工艺世家,世代相传打制手工银器技艺。从小在父亲和长辈的指导下,学习制作民族手工银器的技艺,对民族工艺饰品的手工制作流程极其精通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杨生回想起在藏区的日子,那是一段辛苦而又充满感激
11岁开始学艺,13岁便随师傅到四川、西藏、甘肃、青海等各地学习,之后又到九寨沟、拉萨、甘肃等地实践探索。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,杨生逐渐掌握了精湛的手工银器制作技艺,并开始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。
杨生回想起在藏区的日子心里仍是感激:“没有那段日子的辛苦也不会有后期与九寨沟藏民大剧院和服饰合作,为容中甲尔、杨丽萍等表演的节目为其提供服饰藏饰品。”
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工艺,杨生于07年独自外出创业,开了自己的第一个手工工作室。一晃就是10年之久,杨生不断专研传承手工技艺制作,不断学习银器物的形态、图案、韵味等相结合,研究出更加精美、符合市场的手工银器。
独具匠心,这是杨生对每一个作品的追求。他认为每一把银壶都有其倡导的受众,很多匠人师傅设计时不了解市场需求和慨念,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。这也没错,但是他认为不能盲目,银壶最初是外观美观,再到器形美观,但归根结底它主要是使用。所以对外形美观要求的同时要不断的去改进、提升,去学习日本银壶对器物形态的掌握,对匠人意志坚持。
守得云开,自2013年起,杨生便到云南艺术学院进修学习,专研传承手工艺的制作。2016年,他荣获鹤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称号,这也是他坚持传承民族传统工艺的最好见证。
在现代技术经济快速发展,机制产量大的背景下,很多匠人已经放弃手工加工制作。而杨生依然丝不苟、精益求精,一以贯之,致力传承手工加工制作,制作手工原创银器,研究茶具、酒具、香道、纯银摆件等。
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,杨生也不断地吸取更多更好的东西。他坚信手工制作银器不仅仅是一件商品,更是一种文化,一种传承,值得一直坚守。